【一店多味】香港第一代藝文場所 起始於出乎意料的發展 / 藝穗會

0

「當初打算借用一個月去辦藝穗節 … 我們一心想用完一個月就交還鎖匙離開。」藝穗節主辦者當年根本沒想過有甚麼長期計劃。

在八十年代初,他們想舉辦類似英國「愛丁堡藝術節」(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) 的 “Fringe Festival” (藝穗節)。於是他們四出尋找場地,最終找到了舊牛奶公司倉庫。但由於空置了一段時間,這裡殘缺不堪。

第一場表演就在沒冷氣、沒燈光、沒音響的情況下進行。還好當時正值冬天,加上靠著室外街燈照明,活動才順利完成。完成第一屆藝穗節後政府讓他們繼續使用此地,他們便以短期方式租用,後來才再正式訂立租約。自此便成為了本地第一代的藝術文化場所。

在經過多年邊搞活動邊裝修的情況下,現在才變得有模有樣。

現在,平時這裡地下的 Fringe Vault 咖啡店和二樓的 Colette’s Artbar 等幾個地方會對外開放外,其他地方要有表演或活動才可進入。

在內四處遊走參觀,還可見到牆上有木牌寫著一些問題 :「為何冰窖牆壁是傾斜的?」「你知道這前身是甚麼 ?」等。下面還有 QR code 提供解答。如果想了解這建築物的歷史可看這裡

也許你會在店內見到寫著 Members only 的標示而不知道能否幫襯。但是其實只要簡單填上個人基本資料,就可成為免費會員幫襯。

如想知道他們各種活動的舉辦日期和地點,官方網站上有最新和最齊全的資料。

評論
Loading...